生菜屋
其正式名称是“可持续生活实验室”
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“可持续设计研究所”
与“共享社区发展中心”合作创建
项目组利用6个集装箱,构建出布局合理
空间错落有致的模块化住宅
将绿色、健康、低碳的生活理念
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
从而带动更多人关注、理解
并参与到可持续生活的实践中
↑建筑外景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
材料
由当地土地性质决定
该住宅必须满足建造时间短、可回收
面积利用率高这些条件
因此采用了集装箱模块房作为原材料
它是利用集装箱本身特性
由工厂制定出箱体结构、门窗
屋顶、地板、墙面等系数自行预制生产
建造过程
集装箱模块房现已形成完善的生产施工模式
因此前期预置和现场施工都由厂家配合完成
在厂家生产好的预制模块房
运到场地后进行吊装
每个单体集装箱模块房大概需要半小时时间
集装箱模块房之间的对接处进行防水橡胶安装
*后进行楼梯和室内门的安装
随后,业主亲自完成了
能耗配套设备以及绿色种植的安装
↑现场建造过程 On Site Building Processes
↑种植系统的安装 Installation of Planting System
↑建造过程示意图 Building Process Schema
空间与功能
该住宅由六个集装箱模块房
(6055mm*2435mm*2790mm)组成
采用“模块化设计”的思路
每个箱体内部都是标准的空间单元
承担不同功能,通过进行不同的组合模式
形成多变的功能空间
住宅内部包括三个卧室、一个储藏室
实验与展示空间和厨卫空间
作为入口的集装箱为横向布置
其他五个集装箱为纵向布置
入口处形成一个三面围合的院子
↑模块组合推敲 Module Combination
环境友好性
集装箱模块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
可重复利用,低碳节能
同时运输便捷,且运输成本低
施工过程简单快捷
有效节省人力、物力
对周边环境噪声污染和灰尘污染小
住宅内部采用采用生态循环圈系统设计
生活污水的收集、处理、再利用
——中水系统
厨余垃圾、排泄物的收集、处理、再利用
——沼气池
太阳能、风能、雨水的利用
同时采取有机种植
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综合系统解决方案
↑可持续生活故事板 Sustainable Lifestyle Storyboard
↑系统运行图 System Operation Chart
“共享社区发展中心”的推广
业主一家将在这里完成
两到三年的自我实验性式体验生活
不断修正功能布局以及能耗体系
对绿色种植进行维护
构建一套综合的系统解决方案
并探索将实验成果
拓展到新型共享社区的构建中
↑生菜屋植被设置分布图 Distribution Chart of Vegetation of Lettuce House
↑屋顶种植平台 Plantation Platform on the Roof
↑ 业主生活照 Life Photos of House Owners
↑室外景观 Outdoor Landscape
↑餐厅 Restaurant
↑卫生间 Toilet